强化责任主体监管 守护食品药品安全
近日,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添加剂新国标的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抽检。抽检工作主要针对果蔬汁和糕点等产品,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甜品店内,抽检人员展示了相关证件并详细说明了此次抽检的目的。
在完成样品核对与登记后,抽检人员购买了包括4个牛角面包、4袋吐司面包以及2瓶果蔬汁在内的样品。这些样品将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重点检查食品添加剂中是否含有脱氢乙酸等成分。此项检测依据的是2月8日正式实施的最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新修订的标准对防腐剂的使用要求进行了调整,特别是针对公众关注的脱氢乙酸等添加剂设定了新的限量值。为了解企业执行新国标的实际情况,市场监管总局迅速组织了此次专项抽检行动。
此次抽检工作覆盖了北京、成都、西安等多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同时也包括遵义、天水、齐齐哈尔等地级市。在产品种类上,重点选取了面包、蛋糕、调理肉制品等变化较大的民生类产品,并对防腐剂脱氢乙酸、山梨酸等项目进行了检测。抽检范围涵盖了山姆、物美等大型连锁超市,红花点心局、鲍师傅等网红品牌店以及星巴克、蜜雪冰城等饮品店,涉及稻香村、锅圈食汇和农夫山泉等多个知名品牌。
经过抽样检验,此次专项抽检共完成307批次样品的检测工作,其中检出不合格产品2批次,整体合格率为99.35%。不合格产品均为2月8日后生产的酱腌菜和糕点,问题主要集中在脱氢乙酸超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制现售类食品中未发现防腐剂使用情况。这类食品以新鲜天然为卖点,通常宣称不添加防腐剂。抽检结果显示,32批次的面包、果蔬汁等样品均未检出脱氢乙酸和纳他霉素等防腐剂。
在新国标实施前生产的117批次产品中,除1批次糕点外,其余116批次均符合标准要求。而在新标准实施后抽检的190批次产品中发现2批次不合格,涉及板栗饼和酸菜。
针对抽检中发现的问题,监管部门已责成相关属地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将进一步压实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未来,监管部门将增加对高风险食品和消费者关注较多产品的抽检频率,特别是面包、糕点等畅销品种。同时,扩大抽检范围至城乡结合部等区域,持续强化监管力度,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