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技走向商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突破千亿元"
4月26日至28日,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举办。
本届科交会共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606项、科技成果4280项,较上届增长近一倍;初步对接成功项目达400余项,对接金额首次突破千亿元。
展会期间,逾两千项实物科技展品集中亮相,包括全球首发的AI机器化学家、多语种透明屏、标准球体球幕天文系统、四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和高校悉数参展。
展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设立六大主题展区及线上展厅,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涵盖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经过专家遴选,最终展出成果2578件,其中实物展品占比高达92%,首次参展的新产品新技术占比超过20%。
安徽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表示,科交会作为国家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致力于构建科技成果、技术需求、科技金融、人才引进及产业招商五大对接服务体系。通过精准匹配供需双方资源,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合肥机数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全球首个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平台。该系统融合量子化学计算与数据智能算法,配备40台科研机器人和智能工作站,在新药物、新材料研发方面实现突破,较传统方法效率提升百倍以上。
展会现场还展出了清华大学全球首发的第三代猛狮飞行汽车。这款创新产品能够在100公里高度实现自主起降,结合先进导航与通信系统,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在合成生物、超导材料等高端技术领域,展会特别举办了专场对接活动。以超导材料为例,活动现场发布了8项技术成果和6项需求,促成签约金额超过13亿元。
上海上创超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传兵表示,安徽浓厚的创新氛围和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领先地位令人印象深刻。科交会为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技术对接平台,未来将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近年来,安徽省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前沿领域,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相继落户运行,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达13个,创新平台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