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业作为山东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正借助"产业大脑"这一新兴技术手段加速向绿色智能方向转型升级。在传统印象中,造纸行业常被视为高耗能且需要三班倒的典型代表。然而,在"链主"企业华泰集团的造纸产业大脑AI能力中心,通过数据集成预警分析优化模型的应用,实现了设备故障率降低超过30%;同时,借助覆盖全球17000多家供应商的评价体系,并结合网络招投标机制,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达10%。

在近期于东营举办的全省重点行业"产业大脑"现场交流会上,造纸产业大脑负责人黄鹏详细介绍了该平台的最新进展。企业通过与高校及通信服务商的合作,成功攻克了数据集成难题,并将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和大模型技术应用于智能制造、数字供应链等多个领域,目前可为产业链上下游22000多家企业提供大模型平台服务。

自2023年4月山东启动"产业大脑"建设以来,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80个重点行业"产业大脑"成功落地。这些系统构建了一张服务于全省50余万户中小微制造企业的工业大数据网络,不仅提升了产业链效率,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近年来,山东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智能算力规模已突破580亿元,占全省算力总量的32%以上。以"产业大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正在不断涌现鲜活案例,推动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进程。

据省工信厅数据产业推进处处长孙志强介绍,山东将继续按照"一行业一大脑"的原则,在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多个重点行业推进试点建设。2024年细分行业揭榜挂帅榜单将涵盖10大类45个项目,旨在进一步完善以产业大数据和行业大模型为核心的数智化转型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