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期间,我省迎来了一波旅游热潮。据统计,全省共接待了超过2387万人次的游客,旅游收入达到199.6亿元。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分别同比增长了9.9%和10.2%,这一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829.2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43899.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1.8%和12.0%。此外,16家5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267.35万人次,同比增长12.5%,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

今年清明假期,以踏青赏花为主题的自驾游特别受欢迎,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出行距离较短,交通流量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乡村游成为假期旅游的重要补充。烟台推出了"樱花海韵"定制公交赏花专线,并开通了"杏花谷赏花定制公交"服务。在潍坊,齐鲁天路沿线的踏青赏花和乡村民俗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威海则推出了以"春暖花开 初见威海"为主题的春游线路,涵盖了环翠楼公园、里口山、昆嵛山樱桃谷、樱花湖体育公园等20多个景点。这些线路融合了踏青赏花、网红打卡、亲子游学和非遗体验等多种元素,为不同类型的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与此同时,文旅融合的创新也为假期增添了更多亮点。沉浸式体验互动项目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例如,潍坊金宝乐园推出了"尖叫动物城"拟真动物主题互动巡游木偶剧,设置了包括卡通玩偶互动体验、花样少年春光快闪和萌宠动物秀等在内的特色板块,极大地带动了文旅消费的增长。济南千佛山风景区的三月三民俗文化庙会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现场提供了醒狮表演、京剧和吕剧等非遗展演,并邀请了黄家烤肉、济南酸蘸、章丘铁锅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展示和销售。此外,为迎接未来的重大文旅活动,菏泽各大景区已经开始提前预热,包括"国色芳华"菏泽大剧院牡丹节会演出季和全国牡丹赛花会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