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推进“文旅+科技”融合 创新消费场景
在齐鲁大地的山水之间,科技正悄然改变着旅游体验的方式。从外骨骼机器人到数字化电车,再到商旅服务平台的创新应用,"文旅+科技"正在为山东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更多消费可能。
近年来,景区引入智能设备已成为趋势。在沂蒙山银座天蒙景区,游客可以通过租赁外骨骼机器人辅助登山,这种新型设备不仅降低了体力消耗,还让老年人和体弱者也能轻松游览山路。该技术已在省内多个山岳型景区推广使用。
与此同时,在济南、青岛等城市的核心景区,数字化体验项目不断涌现。以"泉城记忆"主题数字电车为例,这辆行驶在 downtown 的观光车通过全息投影和 vr 技术,让乘客在沿途实时感受古城变迁历史。类似创新不仅丰富了游览形式,更带动了沿线商业区的人气。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山东也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曲阜"尼山圣境"景区推出的大型沉浸式演艺《天下大观》,通过5g+ar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儒家文化魅力;崂山景区的数字天幕影院,则运用4d特效复现了海上仙子的传说故事。
值得关注的是,智慧旅游平台建设也在提速。预计年内上线的"齐鲁文旅云"平台将整合全省旅游资源,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这一平台不仅能够实现景区预约、酒店预订等基础功能,还能智能推荐特色美食和文化体验项目。
据行业专家分析,随着科技持续赋能,山东文旅产业正在经历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质量,更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