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岛市委组织了一场特别的对标学习活动,来自极视角、乐相科技、海联金汇等近30家青岛民营企业齐聚上海,开启了一场创新与发展的深度探索。

作为活动的第一站,上海凭借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丰富的金融资源以及优质的教育资源,为青岛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对标学习机会。当前,青岛市正在全力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通过引入外部优势资源和先进经验,推动本地中小企业实现更快发展。

在为期三天的上海之行中,企业家们参观了多家行业领军企业与创新机构。从梅卡曼德机器人到上海特斯拉博物馆,再到上海交通大学智能制造实验室,这些参访让青岛企业家深刻感受到AI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与机遇。

“我们从智能化生产线和个性化产品定制中看到了无限可能。”一位企业负责人分享道。他们不仅惊叹于上海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希望通过学习这种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快速反应能力,推动自身的创新发展。

在一家鳕鱼排加工厂,企业家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机器人应用模式。这家工厂通过引入非夕科技的柔性机器人解决方案,实现了高效的自动化生产。这不仅展示了AI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也为青岛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的技术转化能力也给企业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学校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将实验室成果快速应用于实际生产,这种高效的技术转化模式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在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上海交大研发的多项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上汽等知名车企,并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实现了批量示范应用。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产学研合作的巨大潜力。

通过并购重组讲解、投融资私董会以及独角兽企业参访等一系列活动,企业家们深刻体会到资本与技术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们纷纷表示,希望借助上海的创新资源和人才优势,探索更多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