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正式启动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自4月25日起,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及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开始执行中选结果,为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药品保障。

在济南,参保群众已率先感受到政策红利。历下区市民董女士的母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近期在山东省立医院购药时发现费用明显降低。据董女士介绍,母亲长期服药产生的经济压力较大,此次集采落地让她欣喜不已。"按照目前的用药量计算,一年可节省不少费用,这对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真是个好消息。"

据了解,济南市共有216家医疗机构参与本次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品种涵盖了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涉及阿普米司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艾地骨化醇软胶囊等62种常用药品,包括片剂、胶囊剂和注射剂等多种剂型。这些药品的平均降价幅度超过60%,部分品种降幅甚至达到90%以上。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中选药品供应稳定,已建立了完善的备供机制。主供企业若出现断货等特殊情况,将立即启动备选供应商进行补充,保障患者用药需求。同时,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供应问题。

在医保支付方面,济南市已实现中选药品货款由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医疗机构完成采购后,医保部门将药款直接支付给生产企业,有效缩短企业回款周期,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目前,济南参与集采的药品种类已达824种,通过科学规划供需匹配,既降低了群众就医负担,又为医药企业减轻了经营压力。

此次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体现了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特点。从最初的试点探索到如今形成常态化机制,药品集采在提升药品可及性、降低患者用药成本、优化医药产业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