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突然且持续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心脏疾病。该病症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心脏供血血管被阻塞,造成心肌组织缺氧坏死。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指出,在日常接诊中发现,许多患者往往忽视早期症状,最终导致病情恶化。 近期一位60岁患者因胸痛、双臂麻木等症状就医,但并未遵医嘱住院观察。次日突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紧急送医后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其前降支完全闭塞并伴有血栓,经及时的急诊介入手术(包括血栓抽吸、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才转危为安。 专家特别强调,心梗救治黄金时间是发病后的120分钟。患者和家属应牢记两个"120":一是发病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二是尽量在120分钟内完成血管再通治疗。数据显示,近年来中青年心梗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与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以及吸烟、熬夜、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对于心梗的预防和自救,专家建议:发病时应保持冷静,在最近位置平躺等待救援;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类药物缓解症状;尽量放松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同时,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是预防心梗的关键。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典型的症状,如上颌部、背部或肩部放射性疼痛,恶心、呕吐、冷汗等症状,这些都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信号。广大民众应提高警惕,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