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于4月19日在北京南海子公园鸣枪开跑。这场比赛不仅是对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一次全面考验,也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比赛吸引了众多顶尖队伍参赛,最终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优异成绩摘得桂冠。亚军和季军分别由松延动力小顽童队和行者二号队获得。这些机器人在比赛中展现出的速度、耐力和稳定性,都让人印象深刻。 要让机器人在马拉松赛中表现出色,需要克服诸多技术难题。天工Ultra的研发团队分享了他们的经验:他们通过优化硬件设计提升了机器人的稳定性和轻量化水平,并通过改进算法增强了其运动控制能力。比赛过程中,天工Ultra的平均速度达到了7.88公里每小时。 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表示,马拉松赛是对人形机器人综合性能的最佳检验。从地形来看,赛道涵盖了平地、上下坡等多种复杂路况,这对机器人的感知能力、运控算法和续航能力都提出了严苛要求。 在赛后分析中,投资机构首程资本的合伙人朱方文指出,比起比赛名次,他们更关注机器人的能耗效率、运行稳定性以及故障修复能力等关键指标。通过这样的赛事,可以推动整个行业实现快速的技术迭代。 这场比赛也让具身智能技术再次成为市场焦点。专家预测,2025年全球将有数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年出货量突破千台大关。单个企业能够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实现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近期推出了"慧思开物"通用具身智能平台,该平台整合了感知、决策、语言、学习等核心功能模块。首席技术官唐剑表示,这一创新将有助于降低机器人的开发门槛,推动更多复杂任务的应用落地。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随着技术持续突破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人形机器人将在工业生产、物流运输、家庭服务等多个领域发挥更大价值。这些进步不仅加速了产业化的进程,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