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从制度重塑到技术创新、从服务群众到护航企业的改革之路。2015年起,山东以"统一登记、规范运行、高效便民"为目标,在全国率先建立起覆盖全省的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 ### 一、从无序到规范: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制度 2015年,《山东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办法》正式施行,标志着全省不动产登记工作实现统一。针对市县两级在具体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省政府先后出台多项配套政策,明确登记范围、规范业务流程。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实现了土地、房产、林权等十类不动产权益的统一登记。 ### 二、从繁琐到便捷:推动技术创新应用 借助"互联网+"技术,山东在全国率先推出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群众只需登录一个平台,即可完成从信息查询、在线申请到缴费领证的全程业务。目前,全省93%的登记业务已实现3个工作日内办结,50%以上的业务更是可以在1个小时内完成。 ### 三、从梗阻到畅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办证难"问题,山东建立了土地房屋产权问题防范长效机制。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累计为140万户群众打通了办证渠道。其中,济南创新推出的"带封过户"模式,有效解决了法院执行与不动产过户之间的矛盾。 ### 四、从单一到多元: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针对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山东推出工业标准厂房分割登记制度,允许按幢、层等进行灵活抵押。这一政策的实施,已为654家企业办理了厂房分割转让业务,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同时,"带押过户"新模式的推行,也为盘活存量资产开辟了新路径。 ### 五、从分散到集成:优化登记服务网络 全省不动产登记服务网络不断延伸,在1136个乡镇设立便民服务点,将登记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通过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实现了登记业务的就近办理和全域通办。 如今,山东省不动产登记改革成效显著,已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下一步,山东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在提升登记效率、优化服务质量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