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食堂里的舌尖幸福
天刚亮,赣南小村蕉坑就 awakening from its morning slumber. Mist still lingered over the fields, but a faint smoke began to rise from the two-story building at the heart of the village.
厨房里,身着红色格子围裙的赖修明正专注地将新鲜五花肉整齐码入蒸笼。"我们这里的土猪肉,肥瘦相间,特别适合老人食用。"他一边忙碌,一边解释道。
案板上,四季豆还带着露珠般的水珠,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青翠;泡发的香菇舒展着伞盖,在清水中轻轻摇曳。厨房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此起彼伏,奏响了这个小村新的一天。
这座外观朴素却格外醒目"的幸福食堂,已成为村里留守老人共同的精神港湾。蕉坑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城东北部,距离城区约8公里,户籍人口1800余人。随着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里留下了许多独居老人。
"不能再让老人们独自面对冷锅灶了!"一次深入的家访经历,坚定了村支书郭娟开办老年食堂的决心。2024年8月开始筹备,到2025年2月正式运营,如今每天都有约50位老人在这里用餐。
"开饭喽!"临近中午12点,赖师傅的吆喝声传来。90岁的张火娇老人笑容满面地走进食堂,取出她的免费餐券。在一楼大厅,村医正在为老人们测量血压;餐厅入口处,当天的菜谱格外显眼:周一鸭子炖冬瓜、周二土豆蒸五花肉……每道菜品都特别标注了软烂程度。
收费标准也体现了浓浓的关怀:80岁以上老人免费用餐,70-79岁每餐2元,60-69岁每餐3元。资金来源多元化,包括民政补贴、爱心捐赠等。"这些运输都是村干部主动承担的。"村支书郭娟介绍。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村里计划进一步完善服务。"政府补贴为基础,集体支持为依托,再加上社会公益力量的接力,我们有信心把这个民生工程做得更好更久。"郭娟充满信心地说道。
蕉坑村的"幸福食堂"是定南县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一个缩影。当地创新采用"1个中心食堂+N个助餐网点"模式,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正如郭娟所言:"只要用心经营,这缕烟火一定会长久飘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