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数据局宣布启动第二批公共数据开发利用项目。这批共计70个"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迈入新阶段。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此前已分两批公布38个重点示范项目的基礎上,此次新增了32个应用场景。这些项目涵盖范围广泛,包括教育教学智能化、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体系优化、智慧农业建设、低空巡查监管等民生领域,同时也涉及企业服务便捷化和精准医疗等前沿方向。 国家数据局表示,将协同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通过打破"数据孤岛",扩大公共数据供给,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同时,年内还将重点构建全国统一的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体系。 在制度建设方面,国家数据局同步印发了《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2025年工作要点》。该文件强调要从四个方面推进数据要素改革:建立清晰的数据产权保障机制;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优化数据收益分配制度;加强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已于3月正式上线试运行。目前已有山西、江苏等多地完成省级平台建设,并实现与国家级平台的对接。专家分析认为,随着这一平台的运行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我国公共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民生证券分析师指出,通过市场化机制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能够更高效地转化为数据产品和服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医保数据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前景最为明确,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以下领域:一是医疗健康数据相关企业;二是国家级数据要素平台建设企业;三是时空大数据应用企业;四是政务服务和财政管理类数据企业。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随着相关工作的持续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的价值将进一步释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