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新标准实施月余,落地如何?
为回应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关注,近期监管部门对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执行情况展开了专项抽检行动。自今年2月新标准实施以来,各地企业积极响应,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该领域的监督检查。
这次专项行动特别关注了北京、成都、西安等13个主要城市的食品市场。抽检对象重点包括面包、糕点、酱腌菜、罐头和调理肉制品等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类别。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抽检人员深入多家大型超市如山姆超市、物美超市以及 popular 点心连锁店 Paris Baguette 和 Hong Hua Dian Xin Ji。他们详细检查了多种常见食品的生产日期、进货渠道,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抽样封存。
Paris Baguett 食品安全总监杨帅表示,店铺已停止在现烤面包中添加脱氢乙酸,最长保质期也缩短至3天。通过新标准发布后的自查,该公司已在去年9月全面淘汰了可能含有该添加剂的原料。
据专业人士介绍,新版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用量进行了重要调整。除了新增甜味剂的总量控制要求外,还明确禁止在罐头、食醋等产品中添加特定防腐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糕点、面包等烘焙食品中已全面禁用脱氢乙酸作为防腐剂。
部分消费者对记者表示,尽管知道添加剂相关知识,但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仍存在疑虑。针对这种情况,超市要求供应商及时下架不符合新标准的产品,并严格管理库存商品。
专家指出,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能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延长保质期,还能提升产品的加工技术水平。目前全国已抽检307批次产品,发现2批次板栗饼和酸菜因超范围添加脱氢乙酸而不合格,不合格率仅为0.65%。
监管部门表示将继续追踪处理不合格样品,并要求各地食品生产企业对照新标准进行自查整改,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这一系列措施将有助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