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服务 强化管理 注入活力 构建养老金融新生态
2024年是中国金融业深入贯彻落实"五篇大文章"理念的开局之年,各大上市金融机构在年报中对养老金融的推进情况进行了详细披露。
作为与民生紧密相连的重要领域,养老金融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从年报内容来看,各金融机构都在积极行动:一方面扩大养老金规模,另一方面优化产品服务供给,并通过金融创新大力支持养老产业发展。
在守护"养老钱"方面,工商银行的表现尤为突出。截至2024年末,该行各类养老金管理规模达到近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000亿元;托管规模达3.3万亿元,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养老金托管规模也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中国银行的增速达到23.44%,农业银行则为24.6%。
在养老第二支柱领域,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发展同样令人瞩目。平安集团的企业年金投资及受托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4.02%,太保集团的相关管理规模突破7400亿元。
针对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发展,各机构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工商银行的新开户数量增长了187%,交通银行实现翻倍增长,兴业银行则增长约47.67%。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更是双双突破千万户规模。
在优化产品服务供给方面,平安集团已经覆盖全国75个城市的养老服务网络,并推出多项创新服务。太保集团也积极布局康养产业,在多地建立医养社区。中信银行则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为老年客户提供健康管理等特色服务。
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同样成果显著。交通银行推出的"养老批次贷"有效解决了养老项目融资难题,2024年该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增长38.84%。农业银行的养老产业贷款规模也实现了68%的快速增长。
邮储银行专家娄飞鹏认为,在积极发展养老金融的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持续在产品创新、服务提升和专业能力建设方面下功夫,运用好数字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这将为满足老年人需求、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