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喀什市和谐街道办事处四级主任科员深入辖区居民家中走访,细致了解青少年教育现状及需求,为即将到来的广东工业大学暑期喀什青少年实践活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杨晓华来自广东,2017年从广东工业大学毕业。同年,她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跨越数千公里来到新疆喀什,在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理想。

在喀什地区伽师县工作期间,杨晓华担任团委西部计划志愿者联络员。每年寒假,她都会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红领巾"小课堂,累计为2357名中小学生提供课业辅导。有一年春节,她主动留守岗位,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并自费购买学习用品。

谈起这些经历,杨晓华记忆犹新:"当返乡大学生向孩子们讲述大学生活和外面世界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那个画面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

通过"红领巾"小课堂不仅解决了家长辅导孩子功课的实际困难,更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为了让粤疆两地青少年增进了解,杨晓华积极组织伽师县50名小学生赴广东交流学习。这是许多孩子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看到大海,这段难忘经历被多家媒体报道转载,她也因此荣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广东志愿服务银奖"等多项荣誉。

2018年服务期满后,杨晓华返回母校攻读研究生。但对新疆的牵挂始终萦绕于心。在研期间,她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再次来到喀什。2022年研究生毕业后,她第三次选择进疆工作,在基层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街道办事处工作期间,杨晓华将广东经验与新疆实际相结合,在基层党建、社区治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组织技能培训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既然决定留在新疆,我就想着如何用专业知识为当地基层治理和青少年教育发展贡献力量,让美丽的喀什越来越好。"杨晓华说道。

在同事眼中,杨晓华的工作态度严谨认真,她以专业的精神规范党群服务工作,赢得了广泛认可。

目前,在喀什基层活跃着许多像杨晓华一样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他们就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和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正如杨晓华所说:"在我之后,陆续有小伙伴来到新疆,从最初参加志愿服务到选择留疆工作,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信念,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新疆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