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日启动了一个重大科技项目,旨在探索利用苦咸水解决农业用水难题。该项目由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牵头,联合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共同开展攻关。

据悉,这一名为"新疆苦咸水资源利用与盐碱耕地协同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项目总投资超过2300万元,计划用4年时间,在巴楚县建立千亩示范区,研发一套完整的苦咸水淡化及盐碱地改良技术体系。

项目负责人表示,目前工业和生活用水领域的咸水淡化技术较为成熟,但农业应用成本过高。本项目的重点在于探索低成本、高效能的新型咸水淡化技术,为新疆大规模推广咸水农业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团队将重点关注巴楚县,这里既是典型的盐碱地分布区,也是苦咸水资源丰富的区域。通过深入研究苦咸水与土壤盐碱化的关系,项目将开发新型淡化技术和装备,并探索微咸水在农业灌溉中的安全利用。

资料显示,我国地下咸水资源十分丰富,年均可达600多亿立方米。新疆地区的咸水资源量约为2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南疆地区储量尤为丰富,约占全区的70%。

项目负责人指出,新疆独特的地质结构导致土壤盐分含量高、地下水矿化度大。充分挖掘咸水资源潜力,不仅能够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问题,还能提升耕地质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