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走进智能工厂看机器效率比拼
近年来,四川省内多家制造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实现了显著的生产效率提升。这些企业的成功转型不仅推动了自身发展,也为全省制造业升级注入了新动力。
在宜宾市,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的冲剪分厂通过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打造了一个"无人车间"。该车间实现了定子冲片的全自动生产流程,使人均产出提升了620%,劳动强度降低了90%以上。这种高效的生产模式不仅减少了人力资源投入,还大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位于眉山的通威太阳能公司新建了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四期项目。该项目配备了数百台AGV小车用于物料搬运,并采用了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自2024年3月投产以来,21条生产线始终保持满负荷运转状态,每天可生产成品电池达480万片。
泸州老窖的智能包装中心同样展现了智能制造的优势。车间内的5条全自动包装生产线实现了从原料供应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自动化操作,每小时包装速度可达1.5万瓶,相比传统模式效率提升了两倍以上。
成都的领克汽车工厂在焊装车间采用了先进的机械臂技术,用于新能源汽车车架的精密焊接。该厂通过"智改数转"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度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自贡市的双龙陶业公司引入了6台智能搬运机器人,负责200公斤重的陶坯转运工作。经过技术改造后,该公司实现了节能降耗30%,人工成本降低了近50%,产品良品率提升至95%。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公司的铝合金产品智能生产线在国内机械加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该生产线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机械臂技术,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成都微网优联科技公司通过"5G+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造了智慧工厂,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成为行业内的标杆示范项目。
这些企业的成功转型正是四川省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迈进的缩影。2025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工业机器人和传感器等人工智能相关产品产量分别增长了20.9%和23.3%。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四川省正在加速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的步伐,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