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进入飞絮高发季 部门发布防护提示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四川多地进入飞絮高发季节。每年4月至5月,省内部分地区都会出现大量飘絮现象。这些飞絮主要来自杨树、柳树等树木的花粉或果实。近期,相关部门已就飞絮防护发布特别提醒。
研究表明,在最高气温超过25℃且日照时间超过6小时的情况下,阳光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和果实成熟,导致杨树、柳树雌株果实开裂释放飞絮。当空气湿度较低并伴有1-3级微风时,飞絮容易扩散。通常情况下,飞絮从开始出现到达到高峰需要5-7天。
虽然飞絮本身无毒,但由于其轻质特性,容易携带空气中的尘埃随风飘散,影响空气质量。其中含有的油质和多糖等变应原物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人体吸入飞絮后,可能出现鼻腔瘙痒、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对于患有支气管哮喘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可能会加重病情,出现气道炎症、哮喘发作等情况。直接接触飞絮还可能导致皮肤过敏,表现为瘙痒、红斑、丘疹等症状。
眼睛接触飞絮可能引发过敏性结膜炎,症状包括眼红、发痒、流泪、视物模糊等。严重时可能出现烧灼感和结膜水肿。若不及时处理,过敏反应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头晕等不适。
建议敏感人群在每天10-16点飞絮高发时段减少外出,尤其要远离杨柳絮密集区域。外出时应做好防护措施,比如穿着长袖衣物、佩戴帽子和口罩,以物理方式隔绝飞絮。若不慎接触飞絮,切勿揉搓皮肤或眼睛,可用清水冲洗或生理盐水清洁鼻腔。家中应关闭纱窗,定期进行湿式清洁,避免飞絮积聚。如出现严重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