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识典古籍"整理平台界面。

3月26日,以"我用AI校古籍——我是'校书官'古籍大众智能整理计划(2025年)"为主题的启动大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与字节跳动公益联合主办。

据悉,该活动号召高校学生和社会公众通过"识典古籍"平台参与古籍数字化整理工作。这一平台融合了字节跳动的AI技术优势和北京大学在数字人文学科的研究实力,具备分词检索、OCR识别、自动标点等功能,可有效提升古籍整理效率。

作为开放性学术资源平台,"识典古籍"已收录超过1.6万部古籍,并为上亿人次提供了便捷的古籍查阅服务。其AI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整理效率,更降低了参与门槛,让普通爱好者也能轻松加入。

武汉大学于亭教授在会上强调,希望学界与科技界加强合作,共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资源平台,推动古籍研究向纵深发展。北京大学王军教授表示,古籍数字化和活化利用的关键在于技术赋能,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据介绍,"我是'校书官'"计划已连续举办两届。去年首届活动吸引了1210所高校参与,完成1643部古籍的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