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伯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里,实验员们正在进行各类种子遗传转化实验。组培室内,一粒粒转入了目标基因的种子正在温控箱中接受光照。

人工气候室里,水稻、玉米、枸杞、小麦等作物的幼苗正在茁壮成长。每天都有大量成功完成转化的种子被送往全国各地的种业公司。

作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平台,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汇聚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春耕时节,生物技术的应用为全国农业生产提供了科技支撑。

组培室里正在培育的种子。

基因编辑与生物育种是农业革新的关键领域。作为"武汉·中国种都",这座城市在生物育种领域的技术和平台建设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伯远生物总经理李阳介绍,公司打造了一个综合性生物育种和植物科研公共服务平台,能够高效完成从基因克隆到遗传转化的完整流程。全国约7000家种业企业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但普遍缺乏生物育种技术。

组培室内一景

为解决这一问题,伯远生物通过专业化分工重构科研价值链,显著提升了植物科学领域的创新效率。去年一年完成了30000多个基因的编辑,服务于8000多个课题组和数百家种业公司。

实验员们还根据不同种植方式的需求,开发出适应直播种植且具备抗除草剂特性的水稻新品种,显著缩短了育种周期。

实验员正在进行种子遗传转化实验

这些成果不仅为种业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也为提升我国植物科学领域的整体创新效能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