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企业集中亮相上海国际车展 车载业务迎来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链增长放缓,市场竞争加剧,国内零部件厂商正面临新的挑战。部分厂商开始将目光投向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试图在这一新兴赛道寻找突破口。
当前,中国车载业务已进入回报期,但高算力车规芯片仍依赖进口,台积电在ADAS芯片领域的代工份额超过90%。为突破这一瓶颈,陶杨建议国内厂商应加大关键设备研发投入,并推动产学研合作,通过定制工艺平台提升芯片性能。
与此同时,具身智能机器人被视为下一个增长潜力点。这类机器人需要传感器、高算力芯片和域控制器等核心技术支撑,而这些技术与智能汽车高度相似,具备良好的迁移性。目前,领益智造、蓝思科技等消费电子供应链厂商已经开始布局这一领域。
陶杨认为,在制造业和家庭服务等领域,具身机器人有广泛应用前景,尤其是取代人类从事高危工业活动或处理家务事务等方面。这为传统零部件厂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总体来看,中国汽车产业链正处在技术升级和转型的关键期,如何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同时开拓新兴领域,将决定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