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筑牢国家安全教育防线
特别课堂讲述家国情怀 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安全教育模式
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大连理工大学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思政课。在这堂以"数智课堂"形式开展的安全教育课上,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的女儿彭洁分享了父亲投身核动力事业的感人故事。
"为了观测关键数据,父亲甚至带着铺盖卷24小时守在实验室。他们这一辈人用青春和终身奉献,为祖国的核潜艇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彭洁深情回忆道。课堂上,97岁高龄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吴世法教授讲述了自己一辈子致力于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奋斗历程;参加过19次北极科考、12次南极科考的师生团队,则讲述了他们如何通过自主创新筑牢国家极地安全屏障。
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让参与课堂学习的同学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让我们不仅了解了国家安全的知识,更激发了我们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一位学生说道。
大连理工大学近年来不断创新国家安全教育形式。学校通过收集整理毕业生和师生投身维护国家安全的先进事迹,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同时,积极探索运用虚拟现实、数字建模等现代技术手段,构建浸润式网络课堂,并通过设计制作安全周历、组织学生拍摄主题短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国家安全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在提升教育吸引力的同时,学校特别注重增强教学实效性,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