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成首个吉瓦时级新型储能安全监测平台
第十三届储能技术与应用展览会近日在京举办,会上展示了多项新型储能技术和创新成果。其中,备受瞩目的是一款自主研发的新型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监测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对大规模储能设施的实时状态评估和故障预警。
据悉,这一平台目前已在广东某大型储能电站投入试运行。系统能够采集470多万个监测点的数据信息,并通过云端算法进行分析处理,帮助运维人员远程掌握设备运行状况。"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对22万个电池单元的健康状态评估,准确率达到97.6%。
项目研发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在数据传输和处理方面实现了突破。针对大规模储能电站的数据通信难题,团队优化了数据结构并科学分配算力资源,确保在多站点同时接入时仍能保持高效运转。为提高监测可靠性,研发团队进行了上千次实验验证,确保能够准确捕捉设备缺陷。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平台具备超前预警功能,在事故发生前15分钟即可发出警报。这一"黄金时间"得益于创新性的六维度综合诊断技术,不仅监测常规电气量和气体参数,还引入了声、光、热等多种感知手段,使事故预防更加精准有效。
权威预测显示,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突破1亿千瓦。借助数字化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持续赋能,我国新能源存储领域正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为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