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首个聚焦绿色营商环境的专题报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营商环境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天津正式发布。

该报告从政策、要素、产业和金融四个维度构建了系统化的评价体系,包含13项一级指标、29项二级指标及46项具体绩效指标。这些指标全面展示了天津经开区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实践成果,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分析。

2023年,天津经开区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政策创新方面,经开区推出了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等改革措施,有效提升了企业准入效率。同时,针对新能源产业发布了《天津经开区关于甲醇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工作方案》,并制定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发展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形成了全方位的政策保障体系。

在要素升级方面,经开区构建了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供给体系和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通过推动海水淡化水的规模化利用,经开区助力南港工业区成为全国首个以海水淡化水为主水源的化工园区,进一步筑牢绿色发展基础。

产融结合方面,经开区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绿色产业(工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20%。重点控排企业碳履约率连续9年保持在100%,展现了经开区在低碳转型方面的突出表现。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报告》也指出,经开区在绿色蒸汽供给和交通清洁化等领域仍面临挑战。对此,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加快推进生物质锅炉改造,并进一步提高清洁货物运输比例。

展望未来,天津经开区将以《报告》发布为契机,坚持"双碳"目标引领与产业升级协同推进的发展战略,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经开区将与区域内企业共同努力,致力于打造产业更优、环境更美、投资更绿色的营商环境新高地,为全国绿色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更多可复制的经验和标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