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算力推动产业发展新未来
当前,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正成为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为行业带来智能化与低碳化的新机遇。近日,在天津举办的"昇腾新动力DeepSeek新纪元"主题沙龙上,来自政产学研用等领域的多位代表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在活动中,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天津港、天津贝芸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南开大学的相关负责人分享了他们在智算基础设施建设、大模型应用、智慧港口建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这些创新探索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路径。
作为本市重要的AI技术支撑平台,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近期完成了DeepSeek全系模型的快速部署,并实现了"即开即用"的功能。目前,该中心已构建起覆盖全市重点产业链的算力服务体系,成功培育和发布了十余个行业大模型。同时,还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14所高校合作开设AI课程,每年培养实战型人才超过2000人,为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注入了持续活力。
在实际应用方面,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算力优势正在转化为显著的行业效益。例如,天津港通过私有化模型实现了安全生产数据分析效率提升45%,并成功推广数字员工至八大业务场景;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则基于海量历史数据构建了智能决策引擎,推动作业模式从"人工检索"向"数字孪生"转变;天津贝芸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站式"AI药物发现平台将药物早期发现时间缩短80%,其小分子筛选能力可覆盖超过10亿级分子库。
此外,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基于昇腾算力底座,成功研发了海河系列"谛听"交互模型、"天眼"感知模型及"岐伯"中医药模型;南开大学则推出了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在短短20天内生成了1.1万个智能体,并正在建设无人化实验室,致力于实现分子合成和核磁检测的全流程自动化。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尽管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在底层理论创新方面仍面临挑战,但工程应用方面的创新能力已展现出显著优势。随着天津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各行各业智能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