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产教融合助推技能人才成长
近日,宁夏银川市职业人才培养领域传来喜讯:该市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技能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质量与数量的双提升。其中,来自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蒋海燕便是典型案例。她在取得高级技师等级证书后,不仅每月收入显著提高,更具备了传承技术、培养新人的能力。
银川市就业与创业服务中心积极搭建平台,联合区内多家院校和重点企业组建"技能人才联盟"。通过建立"政府搭台、校企协同、岗位育才"的创新机制,有效解决了传统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难题。据统计,目前已有114名企业职工通过技能等级认定考核,其中高级及以上证书获得者达到106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宁夏水利电力工程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定制课程体系,并将优质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下沉到企业一线;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则建立"培训+取证+晋升"的完整培养机制,将技能等级与薪资待遇、岗位聘任直接挂钩。这种模式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形成了良好的技术比拼氛围。
据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关键岗位员工持证上岗率已达95%,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18%,水处理效率提升12%。这些数据充分证明,技能人才的培养为企业技术创新和效益提升带来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银川市围绕"三都五基地"和"两地五中心"建设对产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强化"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了政策资源、教育链条与产业链条的深度融合。2024年至今,已有15家职业(技工)院校与69家区内重点企业完成对接,培养工程测量员等46个职业(工种)技能人才5564人,其中4506人获得技能等级证书,高级及以上证书获得者达722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