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的春天总是与映山红紧密相连。

作为赣州人心中的市花,这种杜鹃以其独特的红色在群山间绽放,仿佛是一团团跃动的火焰。每当春意盎然时,无论是陡峭的悬崖还是幽深的山谷,都能寻见它的身影。越是偏僻险峻之处,它开得越是热烈奔放。

对于从小在山区长大的人来说,春天与映山红的故事总是充满诗意。上山采撷新鲜的花枝,将它们插在家中玻璃瓶里,便能让整个房间都弥漫着山野的气息。这不仅是一种童年的乐趣,更是一种与自然对话的独特方式。

映山红的食用价值也为当地人所熟知。采来几朵净洁的花朵,去除花蕊后含在口中,酸甜的滋味令人回味无穷。这种独特的风味,经过加工处理后,甚至成为了商品,为山区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让更多人得以品尝这份来自深山的馈赠。

与其他培育品种不同,映山红的性格显得格外随性洒脱。它不计较生长环境,既能在阳光充足处绽放,也能在阴寒之地默默积蓄力量。不开花时,它的枝干和叶片都毫不起眼;一旦迎来春天,便全力以赴地开放,仿佛要将所有的生命力都在这一刻释放。

这种特性让人联想到赣南人民的精神气质。他们如同映山红一般坚韧不拔,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下不平凡的故事。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开荒拓土,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在革命年代,他们更是像映山红一样不畏艰险,用鲜血和生命铺就了新中国的道路。

瑞金老一辈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战士们临行前总会对家人说"等着我",却往往再也没能归来。只有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年复一年地绽放着,见证着这段历史,仿佛在诉说着未完的故事。

站在瑞金红林山上俯瞰,1935年的那个春天与今天的景色重叠在一起。毛泽覃烈士在这里牺牲时,正值映山红如火如荼地开放。如今的每一朵红花,都似乎染上了烈士的鲜血,在春风中摇曳生姿。

我小心翼翼地采撷了几枝映山红带回家中,如同儿时那样将它们插在瓶中。看着这些花朵,仿佛看见了赣南人民走过的艰辛历程,也看到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希望。

本文最初发表于《人民日报》2025年4月21日第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