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在南宁召开了关于中国(广西)—东盟矿业合作的新闻发布会。会议主要介绍了中国与东盟在地学领域取得的合作成果。

近年来,借助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平台,双方在地学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在高层交流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已经形成了常态化交流机制。双方共同举办了包括中国—东盟地调局长论坛、高校校长论坛以及东盟国家矿业专场推介会等10余场活动,并成功签署了9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和8份项目合作协议,实施的合作项目超过20项。

其次,在地质调查与科研领域,双方的合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中国与柬埔寨合作完成了该国的地球化学填图工作,并开展了实验室建设和技术人才培训;与中国老挝地质矿产局合作推进北部地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填图和矿产资源调查;同时还在特提斯构造、岩溶地质、海岸带地质等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此外,还实施了多项综合研究项目,为企业的矿业投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人才培养方面,自2019年以来,东盟学院已经举办了5次技术培训班,培训技术人员70余人次,并招收了300多名来自东盟国家的留学生,为地质、资源、环境等领域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未来,中国与东盟将在地学项目合作研究、成果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双方将致力于深化在地学领域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