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显著提升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就劳动者职业素养提升和权益保障工作情况进行了详细通报。本次通报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广西在职业健康管理领域的多项创新举措及其取得的显著成效。
据了解,全区持续深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通过"百千万"职业健康科普系列行动,建立了多个职业健康科普体验馆。南宁市已连续23年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普及职业健康知识,并提供专业的诊疗咨询服务。
广西还特别组建了由100多名专家组成的科普团队,深入基层一线,累计举办了上千场次职业健康讲座,覆盖上万家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区。通过这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升了重点人群的职业健康素养。
在具体实践方面,广西自2021年起积极推进尘肺病防治工作,目前已建成6家国家级和3家自治区级尘肺病康复站。同时,在2025年2月还组织专家团队深入接尘作业场所开展义诊活动,为多名高风险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在职业健康信息化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通过建立省级职业健康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有害因素检测等核心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系统能够智能分析预测企业的健康管理风险,并向劳动者推送健康提示信息。自2024年10月该系统上线运行以来,已累计服务超过30万名劳动者,企业注册数量突破万家。
这些创新举措的实施,不仅有效提升了劳动者的健康保护水平,也为全区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智能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