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北京文化和旅游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无论是游客接待量还是旅游消费总额都实现了显著增长,创下历史新高。在这一轮热潮中,“人少景美”“京郊游”“小众游”等新型出游方式受到广泛青睐。与此同时,“跟着音乐去旅行”“五小时生活圈”等新兴文旅消费模式也逐渐成为市场的新亮点。

据统计,五一假期期间北京地区接待游客总量达到481.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6.7亿元。全市重点监测的179家景区(地区)累计接待游客1904.7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2倍。

在出游选择上,“京郊游”持续升温,延庆区、怀柔区和门头沟区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热门目的地。与此同时,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等标志性景点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各区文旅活动亮点频现:朝阳区推出“潮玩朝阳”主题活动,海淀区举办“书香海淀·阅读春天”等活动;副中心则围绕“运河文化游”主题打造了丰富的文化旅游体验线路。

入境旅游市场也呈现快速复苏态势。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市接待入境游客5.6万人次,同比增长约3倍。来自英美等国家的游客数量明显增加,为北京文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科技+文旅”成为五一假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敦煌超宇宙》数字艺术展通过数字化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千年文明的魅力;八达岭夜长城灯光秀与实景演出相结合,生动再现历史文化底蕴。

演艺市场同样表现活跃。五一期间全市共举办营业性演出1664场,吸引观众约66.8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约2.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10%、10.9%、29%。

此外,“非遗+”主题也成为五一假期的重要特色。各区通过整合非遗资源推出多项主题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游玩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