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派格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申请获正式通过,拟发行不超过1.405亿股普通股,中金公司担任此次独家保荐机构。

实际上,这并非该公司第一次冲击港股上市。今年1月28日,公司曾顺利通过港交所聆讯,但后续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回顾其发展历程,派格生物的上市之路充满坎坷:2021年本计划登陆科创板,拟募集资金25.38亿元,但在经历了两轮问询后,于2022年4月终止IPO进程,随后转战港股市场。

尽管IPO过程一波三折,派格生物在一级市场的表现却备受关注。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完成10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13亿元人民币,最新估值达到40亿元。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包括联想之星、云峰基金等知名互联网资本,以及产业龙头天士力医药和泰格医药等。

这家公司的成功与创始人徐敏的经历密不可分。作为医药世家出身的他,拥有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背景,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毕业后,徐敏加入新加坡汇亚集团,负责中国区的风险投资工作。

派格生物的核心产品——GLP-1受体激动剂PB-119 currently处于临床开发阶段,该领域已成为全球药企竞争的热点方向。在中国市场,司美格鲁肽(诺和诺德)的核心专利即将到期,国内已有超过20家企业布局相关仿制药,其中4家已提交上市申请。

与此同时,国产创新药也在加速布局差异化管线: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是国内首个GLP-1受体和GCGR双靶点药物,在减重效果上表现优异;甘李药业的博凡格鲁肽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恒瑞医药则在多个技术路径上全面布局。

尽管研发进展顺利,但派格生物的商业化能力仍面临严峻考验。公司目前尚未有产品实现商业化销售,2023年和2024年的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1464万元和701万元,经营亏损持续扩大至2.8亿元左右。截至今年2月底,公司账面现金仅剩2656.6万元。

在诺和诺德和礼来等跨国巨头的强势竞争下,中国GLP-1药物市场正进入白热化阶段。面对即将到来的仿制药大战和创新药竞争,派格生物能否突破重围、实现商业化落地,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