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一场以"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天津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主题的专题会议在天津滨海高新区举行。此次会议旨在探索优化知识产权生态系统和管理体系的创新路径,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天津滨海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天津滨海高新区展示了其在知识产权服务业领域的创新实践,特别是在空间布局和服务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构建"一个中心、两大保护、五大产业、六大特色"的立体服务体系,该区域成功实现了政产学研用的深度协同,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会议期间,天津市产权交易中心发布了《天津市知识产权交易年度报告》。基于天津市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示范区积极拓展知识产权转化路径,设立高校院所重点专利产业化专板及专利转化惠企服务包,成功实现了天津市首批专利开源信息的对外发布。

在示范区的积极推动下,天津滨海高新区吸引了来自全国的优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这些机构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模式,显著提升了区域内创新主体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方面的能力。例如,天津创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通过示范区的支持,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促进司副司长杨海燕对滨海高新区在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她强调,未来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深化知识产权服务业与产业的融合,完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体系,加快知识产权国际化进程,并精准匹配服务供给,打造全国领先的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高地。

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纬表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新区将全力以赴,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推动知识产权转化应用,努力为天津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对示范区的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将继续支持滨海高新区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创新探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14所高校以及30余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也参与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