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衡量国家经济健康的重要指标。近期发布的《2024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我国外汇市场展现出较强的抗压能力,整体运行保持稳定。展望未来一年,随着国内积极宏观政策的持续实施,以及通过多方面扩大内需所形成的强劲增长动能,预计国际收支平衡的基础将更加稳固。

经常账户交易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涵盖货物、服务等多个领域的跨境流动情况。2024年数据显示,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维持在合理区间,这不仅体现了对外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为涉外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自2016年以来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横向比较而言,这一比例显著低于德国和日本等主要出口国的水平。这表明中国经济已形成对外部冲击较强的适应能力,并实现了内外经济均衡发展的良好状态。

资本项目双向流动正在呈现新的活跃态势。随着我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跨境投资便利化程度,以及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外资流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在全球产业链调整的大背景下,境内企业也在积极拓展对外直接投资空间,实现国内外市场布局的进一步优化。

未来一段时期内,支撑国际收支平衡的有利因素将更加突出。一方面,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向好为国际收支提供了坚实保障;另一方面,通过稳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以及完善政策体系,我国正在为跨境贸易和投资创造更优质的环境。同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和外汇市场参与者的日趋成熟,这些都将共同支撑外汇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