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刚到,陕西西安已经有了初夏的温度。然而,在西安市阎良区的一座大型厂房式建筑内,却仿佛穿越到了初春时节。这里实现了对气候环境的精准模拟与调控。

这座建筑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的实验室是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历时15年研发建设而成的。它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气候环境实验室,更是世界上模拟气候种类最多、技术性能指标最优的研究设施。该所一位科研人员表示:"这个实验室的综合能力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能够满足多种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测试需求。"

为了让每一架国产飞机都安全可靠地运行于各种环境中,强度所承担着为各类飞机颁发"安全认证"的重要职责。通过建立层次分明、模块化的验证体系,这里为不同型号的飞机提供全面的强度试验。

谈起实验室建设的艰辛历程,研究所负责人表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在气候环境适应性评估方面严重依赖自然条件。这种'看天吃饭'的方式效率低下且风险较高。"

为此,研究团队突破了多项技术瓶颈:他们从气候形成机理入手,创造性地解决了超大空间内气候环境的模拟难题;采用多层地面结构等创新设计,成功应对了极端温差带来的挑战;建立了精确的气候参数控制体系,将降雪量误差控制在每立方米正负0.2克以内。

实验室不仅能模拟从极寒到酷热的各种气候条件,还能实现对雨、雪、雾等多种天气现象的精准调控。目前,这里已成功完成了C919大飞机的多项试验,并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

这个实验室不仅服务于国产航空装备的研发测试,在航天、兵器等领域的重大裝备产品试验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多型"大国重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