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携手政务服务 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全国多地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政务服务系统升级,旨在提升群众办事效率、缩短信息获取时间,并实现材料登记免填写等功能。此外,部分地区还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等服务,各地在这一领域展开了多项创新尝试。
4月28日,"2025智能云生态大会·政务合作论坛"在福州成功举办。会上,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唐珂分享了公司在"AI+数字政务"领域的最新进展。他表示,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的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发挥数据价值倍增效应,推动AI技术与政务垂直领域的深度融合;借助"量子+AI"双引擎技术,构建坚固的安全防线;打造"大维护、大安全、大运营"服务体系,实现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全链条中的深度应用。
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政府与民众、企业之间的互动模式。这种变革不仅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还推动了治理理念的革新,使政府决策从传统的"经验驱动"转向更加科学的"数据驱动"模式。
展望未来,中国电信计划重点推进四大智能化升级路径:首先是构建"云智一体"智能算网底座,为政务云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其次是以星辰大模型为核心深化AI+政务应用;三是加强量子安全体系建设,确保政务数据安全;四是通过AI服务矩阵赋能政务决策的精准化与全域协同。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国电信已积累丰富实践经验。公司参与了300多个省市政务云建设运营项目,完成了100余个城市数据智能平台搭建,并建立了覆盖集团、省、市、县、网格的五级服务体系。同时,公司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数字基础设施、算力服务、数据服务、模型服务和工具平台等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在大模型安全技术上实现了新突破。
此外,中国电信还致力于通过数据与AI技术赋能多个行业细分场景。例如,在政务热线、智能中枢、智慧司法、防汛预警和智慧文旅等领域,公司推出了"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一体化服务新模式,助力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以及高品质生活。
在本次大会上,国家信息中心联合11家单位共同发布了"公共资源交易人工智能(AI)大模型研究应用成果"。该成果基于先进的AI算法,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级。通过实时分析历史数据与市场动态,系统能够精准匹配项目需求与供应商资源,有效缩短招投标周期;同时,AI技术全程监控交易流程,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有效避免人为干预,标志着我国公共资源交易正式迈入智能化时代。
大会期间,"中国电信数字政务智能体"也正式发布。该平台整合多领域政务知识图谱,不仅能够快速响应政策咨询和业务办理等常规需求,还能高效处理复杂场景下的政务诉求。同时,会上还发布了"翼治・智能中枢 2.0""数字司法平台+AI智能体""智慧水利防汛预警智能体"等多项成果,进一步拓展了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司法服务、水利防汛等多个领域的应用生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