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推动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4月27日,主题为"人工智能(AI)+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2025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会议期间,多位专家深入探讨了财务管理领域的创新与实践。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创始会长李金华在致辞中指出,协会通过"党建+专业"双轮驱动模式,构建起涵盖财务管理标准化建设、数字化人才培养和智能系统研发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他表示,未来将依托专业能力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重点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并推动数智化经营管理转型。这包括积极支持企政校协等多方主体实现管理转型,构建以财务数智化为核心的协同发展模式。同时,协会也将致力于激活"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生态链、价值链"五链融合的内生动力,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共创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原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尹成杰在会议中强调,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应当深化数智化系统与农村财务管理的融合。通过建设智慧财务体系和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升级,培育"三农"领域的示范样板,以此带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科技部原秘书长张景安介绍了"中财数智化系统"在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题方面的实践。该系统通过轻量化、模块化设计,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工具包,有效解决了资金与技术的双重制约,助力普惠性数字化转型。

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会长杨岳表示,未来将重点研究新技术与财务管理融合的创新服务模式。具体包括:

  • 形成以产业数据、模型和算法为核心的研究报告
  • 搭建区域普惠式数智化转型服务平台
  • 打造城乡融通的乡村特色服务生态平台
  • 引领行业产业集群发展
  • 制定财务数智化转型人才标准
  • 培养国际化专业服务能力
  • 发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
  • 助力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
  • 推动行业协会商会赋能会员发展

这些举措旨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实施。

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会长张连起在主旨发言中详细阐述了"五链融合"的内涵和关键作用。他介绍,"中财数智化"生态系统将助力地方政府打造"区域经济驾驶舱",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并创新招商引资模式。

该系统还将赋能企政协同和中小微企业的数智化转型,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发展路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