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的规定解读 近期,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则自2025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规定的出台填补了此前在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方面的制度空白。 根据规定内容,可以豁免披露的信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包括可能违反国家保密管理要求的信息;另一类是商业秘密或需要保密的商务信息。对于后者,《规定》特别列举了允许豁免的具体情形。 在信息披露豁免方式上,《规定》明确了三种处理方法:一是允许上市公司暂缓按时披露临时报告;二是可以豁免披露特定内容的临时报告;三是可以通过代称、汇总概括或隐去关键信息等方式,在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中进行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规定》还强化了上市公司的主体责任。要求公司必须建立健全信息披露豁免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审核流程,并做好相关事项的登记管理工作。同时,明确规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相关信息,禁止以涉密为由进行不当宣传。 在监管方面,《规定》设定了多项具体措施:对未按规定建立豁免披露制度的行为将依法处理;对于不符合条件而获得豁免披露的情形追究相应责任;严厉打击利用豁免披露机会从事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 专家指出,证券法的基本原则是公开透明,但上市公司经营活动复杂,部分重要信息可能涉及国家秘密或商业机密。《规定》的出台有助于平衡投资者知情权、企业商业利益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清晰的操作指引,同时也强化了对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规范管理。 这一规定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