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在杭州市拉开帷幕。本次论坛为期两天,汇聚了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馆长、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机构的190多位中外嘉宾。

此次论坛围绕"博物馆与可持续发展:传承文明 共建未来"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为全球博物馆行业搭建交流平台,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会代表重点讨论了文化遗产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并就"数字技术与智慧博物馆""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功能"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作为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博物馆不仅是历史记忆的保管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丁鹏勃就"数字化浪潮下的博物馆发展"发表了见解。她指出,数字技术的发展让全球文化资源得以突破地域限制,但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新的挑战。

智利文化与遗产部副部长卡洛琳娜·佩雷兹在论坛上强调,博物馆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展示功能,而应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她呼吁通过创新教育方式,激发公众对人类文明的好奇心,并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下一代。

在专题讨论环节,与会专家还就"智慧博物馆建设""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馆校合作新模式"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新加坡艺术博物馆代表分享了其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约旦佩特拉大剧院项目则展示了考古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之道。

此次论坛不仅是一次全球博物馆界的智慧碰撞,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新起点。通过深入探讨博物馆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与使命,与会者共同为这个行业描绘了更加光明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