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工会近年来通过建设职工文化阵地、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以及推动数字赋能阅读等方式,不断提升职工的文化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以下是文章的核心内容总结: ### 一、构建“工”字特色文化阵地 1. **广泛覆盖**:工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职工书屋建设,为职工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和学习场所。 2. **多样化服务**:职工书屋不仅提供图书借阅服务,还融入了诸如妈咪小屋、职工疗休养点等贴心设施,并举办读书会、工匠面对面等活动,成为职工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3. **数字化转型**:通过“云阅读”和智能平台,职工可以随时随地获取阅读资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二、讲好“中国工人大思政课” 1. **经典诵读活动**:工会推出了“再读我的语文书”等活动,鼓励职工通过朗诵经典文学作品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2. **红色教育**:各级工会广泛开展红色经典阅读和诵读活动,引导职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补足精神之钙。 3. **线上线下结合**:线上平台如“喜马拉雅”被用于分享阅读心得,线下则通过读书会、书友会等形式,促进职工间的交流与互动。 ### 三、推动数字赋能阅读 1. **智能化服务**:通过“职工晋家”小程序和“新华云阅”平台,职工可以实现图书的自助借还和在线办理会员卡。 2. **多样化资源**:职工书屋与图书馆、樊登读书会等机构合作,共享优质阅读资源,并借助人工智能助手提升阅读效率。 3. **便捷体验**:通过数字化手段,职工可以在通勤路上听书学习,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便利性和趣味性。 ### 四、未来展望 工会将继续结合基层实际和时代需求,创新发展职工文化阵地建设。通过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的方式,将“国之大者”与职工群众利益关切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职工的文化体验和幸福感。 总之,中国工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不仅丰富了职工的精神生活,也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