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防"三病" 专家支招顺应时节
清明节过后,天气渐暖但变化无常。中医认为,此时人体容易因湿气过重而感到疲乏困倦,各种疾病也更容易侵袭身体。
广东省中医院的颜芳主任指出,在春季养生应遵循自然规律,注重调节身心状态,为全年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首先要注意防范肝病。春季是肝脏功能活跃的时期,如果长期处于情绪低落或压抑的状态,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这不仅会引起胸闷、视力模糊、口干舌燥等症状,还可能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和乳腺健康。
其次要关注脾胃健康。清明时节雨水增多,湿邪易乘虚而入。对于那些久坐不动或体质偏弱的人来说,更容易出现痰湿内盛的问题。这会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伤及阳气。春季人体的阳气逐渐恢复,此时若受寒容易引发感冒等疾病。颜芳提醒人们要特别注意保暖,防止风寒入侵。
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甘甜为主,多吃具有柔肝养肺作用的食物。例如荠菜可以和中健脾,菠菜能通利血脉,山药则适合补益脾胃。同时可适量食用赤小豆、茯苓等药食同源的食材。
在运动方面,建议多到户外活动。踏青不仅能让人心情舒畅,还能通过呼吸新鲜空气来增强心肺功能。颜芳还特别推荐荡秋千这项运动,它能促进腰部活动,对腰椎健康非常有益。
总的来说,春季养生要顺应天时,注重调养身心,合理膳食和适度锻炼是关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