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创新非遗传承模式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近年来,东乡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在非遗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领域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该县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多样化的创新实践,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为了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县里的文化遗产教育基地特别推出了"流动文化课堂"项目。通过将珍贵的文物藏品转化为易于携带和展示的形式,这些文化瑰宝得以走出博物馆,走进田间地头。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文化下乡活动300余场,惠及群众超过20万人次。
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基地开创了"非遗进校园"的品牌项目。通过与全县150多所学校的合作,学生们不仅能在课堂上了解本地传统技艺,还能参与互动体验和实践活动。2024年,该项目覆盖学生人数达到5000人次,有效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针对山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基地还推出了"文化赶集"这一接地气的创新模式。在唐汪镇的杏花节、采摘节等传统节日中,非遗展示与民俗活动有机结合,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图文展板讲解等方式,东乡族刺绣、擀毡、钉匠等传统技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得到了广泛传播。
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有效推动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提质升级,为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