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2025中国自动化产业年会暨第二十届中国自动化产业世纪行活动(CAIAC2025)圆满举办。在大会开幕式上,多位行业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自动化技术的前沿趋势与发展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宏鑫在主题发言中指出,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5G通信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正加速融合。自动化技术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他表示,“提质”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向新”则是推动产业突破创新的必然选择。

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和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正在重新定义自动化产业的边界。展望未来,吴宏鑫强调,必须在高精度传感器、高端工业软件和智能控制算法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推动产业链向自主可控方向发展;同时要加快自动化技术在新能源、航空航天和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并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共享的技术平台。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飞跃在会上表示,自动化技术正逐步成为推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他指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改革任务背景下,更需要依靠新质生产力来实现突破。 automation no longer merely focuses on improving efficiency in individual production stages, but has become the cor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quantitative to qualitative changes in manufacturing.

王飞跃强调,未来要通过“聚势”实现突破:一方面要集聚创新之势,在工业软件和类脑控制等领域攻克战略高地;另一方面要汇聚融合之势,推动数据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最后要凝聚开放之势,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产业生态。

在学术报告环节,山东大学教授张承慧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作了深入分析。她指出,当前基于生成式AI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正在重塑传统制造模式,而数字孪生技术则为设备故障预测和智能维护提供了全新思路。张承慧表示,这些技术创新将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支撑,并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