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项新兴的经济形态正悄然改变全球产业发展格局——低空经济。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近期举办的"科技赋能·智领低空——低空经济论坛"上,多位行业专家深入探讨了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业内分析认为,低空经济不仅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方向,更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领域之一。其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创新是支撑这一领域发展的核心动力。目前,我国在无人机和飞艇技术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数据显示,消费级无人机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在电力巡检、农林植保等多个垂直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各地也在积极布局相关产业生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落地。据业内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

多位行业专家在论坛上表示,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航拍、执法等应用外,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低空旅游等新兴业态正快速兴起,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推动这一领域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另一方面需要完善产业标准体系,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时,还需要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共同应对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市场等挑战。

在论坛期间,还举行了多项重要活动:包括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低空经济分会的成立揭牌仪式,以及《低空飞行器用玻璃纤维》《低空气象雷达》《无人机安防智能巡检系统》团体标准的发布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