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兰生物2023年一季报:营收净利双增 采浆量创新高
今年第一季度,国内血液制品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表现普遍承压,而华兰生物则展现出较强的业务韧性。
根据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华兰生物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68亿元,同比增长1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3.13亿元,同比增长19.6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亿元,同比增长幅度更是高达35.35%。
从具体业务来看,血液制品仍然是华兰生物的核心增长驱动力。报告期内,该业务板块实现营收8.43亿元,同比增长11.98%;贡献的净利润为2.91亿元,同比增长23.47%。这一表现再次巩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不过,疫苗业务的表现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流感疫苗的销售规模尚未出现显著增长。数据显示,华兰生物旗下的华兰疫苗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428万元,同比下降29.05%,归母净利润为3278万元,同比下降15.06%。但扣非净利润仍保持同比增长,显示出一定的业务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参股的华兰基因近期推出了贝伐单抗产品,并开始实现销售。这一新产品预计将在第二季度逐步放量,为公司的业绩增长带来新的动力。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其他血液制品上市公司在第一季度的表现普遍承压。例如,天坛生物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下降22.9%;派林生物实现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下降26.95%;上海莱士的归母净利润为5.66亿元,同比下降25.2%。博雅生物和卫光生物的净利润同比降幅也分别达到8.25%和6.54%。
在行业格局方面,2024年华兰生物的原料血浆采集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586.37吨,同比增长18.18%。这一增长趋势与行业内日趋活跃的并购活动相呼应。浆站作为决定血液制品产能的关键因素,已成为各上市公司的战略竞争焦点。
行业整合方面,华润系企业动作尤为值得关注。博雅生物于2024年7月以18.2亿元收购绿十字中国全部股权,新增了4个浆站,使采浆量提升至104吨。同时,华润还在计划进一步整合丹霞生物,目标是到2025年底将浆站总数扩大至30个以上。此外,天坛生物在2024年8月通过收购CSL亚太旗下的中原瑞德新增了5个浆站,上海莱士则通过并购南岳生物新增了湖南地区的9个浆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