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与现场演示会
近日,一场全国性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及现场演示活动在内蒙古通辽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国家保护性耕作研究院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9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些代表包括各省区农机主管部门负责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企业代表。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通辽市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的现场操作演示,并观摩了多种先进农业机械的展示。通过实际操作和技术讲解,参会者深入了解了保护性耕作在提升耕地质量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会议还安排了多场专题报告和经验分享环节,重点探讨了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和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应用案例。
通辽市近年来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地成功探索出一套以"秸秆全量覆盖+条耕免耕播种+水肥一体化"为核心的技术模式,并创新推广了包括"宽窄行交替种植"和"深松浅翻耦合"在内的12项关键技术。其中,"玉米秸秆全覆盖条耕免耕"技术被评选为2024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在会上指出,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新技术,在内蒙古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区实施面积已超过2800万亩。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未来几年的推广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全国范围内的技术普及和应用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