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苑韶华——沈阳故宫四百年摄影作品展开展

为纪念沈阳故宫建成四百周年,沈阳故宫博物院携手沈阳市摄影家协会共同策划了“宫苑韶华——沈阳故宫四百年摄影作品展”。本次展览通过“今昔”、“暮晨”、“冬韵”、“风物”四个主题单元,以影像艺术的形式展现了这座古老宫殿的历史厚重、文化底蕴和建筑之美。展览不仅呈现了沈阳故宫跨越时空的风貌变迁,也定格了这片土地上丰富的民族风情与壮丽的自然景观。

据史料记载,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三月初三,清太祖努尔哈赤率部从辽阳迁至沈阳。《满文老档》中详细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三月三日,汗自东京城出发迁移,晨间启程,为先祖陵墓奉献祭品,并在二衙门举行祭祀仪式,随后抵达沈阳并在虎皮驿歇息。”

在此之前,沈阳虽有近两千年的建城史,但其主要功能一直是军事防御,作为辽阳的北部屏障和东北驿站的中转站。1625年三月初三,随着努尔哈赤将后金都城迁至沈阳,这座城市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辽阳的附属卫城跃升为东北地区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随后,大政殿、十王亭等一系列重要建筑的营建,标志着沈阳故宫历史的正式开启。

在“今昔”主题展区中,展览精选了大政殿、崇政殿、凤凰楼等标志性建筑的历史与现状对比作品,涵盖1905年至2025年间珍贵影像,时间跨度长达120年。这些摄影作品不仅展现了沈阳故宫的古今风貌,更通过光影艺术记录了这座历史建筑群的沧桑巨变。“暮晨”、“冬韵”、“风物”三个主题则从时间维度、季节特色和地域文化等多个角度,深入挖掘这座见证了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的历史建筑群的深层内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