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遗产到文化新地标:老厂区的华丽转身
石家庄棉纺厂旧址现已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五一假期首日,和平路与建设大街交汇处东北角的这片区域迎来大批游客。
当天上午10时许,在"生长的青春——织音1953青年文化艺术周"活动场地,现场人潮涌动。家住新华区的徐士杰专程从抖音平台得知消息,特地赶来参观。
石家庄曾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鼎盛时期拥有七家纺织厂。为传承城市记忆,当地借力城市更新契机,对棉一、棉二厂区旧址进行改造升级,并命名为织音1953项目。"五一"假期期间,部分展馆对外开放。
在谈到为何取名"织音"时,旅投集团文体公司园区管理分公司总经理郭雯介绍:"'织'字体现了纺织业的历史渊源,'音'则呼应了石家庄作为元曲故里的文化积淀和摇滚音乐的现代气质。"
步入厂区,映入眼帘的是经过精心改造的联产车间——入口处两组橙色锯齿状造型高达十多米,形如不规则"M"形状。棉一厂退休职工宋勇感慨道:"看到老厂房焕发新颜,既保留了纺织业的历史记忆,又展现了城市发展活力,实为难得。"
旧址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经理张永进表示:"我们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像绣花一样精心打磨每一处细节。为了找到与礼堂外墙相近的旧砖,项目团队跑遍山西、山东等地,最终在山西寻得颜色最接近的砖料。"
保护不等同于封闭,而是要赋予其新的生命力。"郭雯认为,织音1953项目通过'纺织文化+音乐艺术'的主题定位,融合了纺织文化体验、音乐餐秀、影视电竞、潮玩运动等多种新兴业态,致力于打造河北首个非标商业艺术园区。
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引入完美人生全国首店、九工拾集全国首店等多家品牌旗舰店。未来,这里将成为城市潮流艺术新地标,汇聚最前沿的商业品牌和文化艺术展,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体验。
在联产车间东侧,美食嘉年华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品尝。一位游客表示:"这里有黄庄月饼、缸炉烧饼等传统美食,还有棉酷市集可供选购,既满足视觉享受,又带来味觉盛宴。"当天,许多家庭也来到现场,共同体验这个充满活力的新兴文化空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