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团队凝聚力 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五一假期临近,交通流量持续攀升,在深中通道的海底沉管隧道内,车辆有序穿行。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关键交通枢纽工程,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项目自2016年12月开工以来,历经九年建设,预计于2024年6月底实现通车。
在施工技术上,深中通道创下多个全球第一:首次大规模应用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结构,并创新研发了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这一装置如同海底放置的巨型抽屉,在15个管节和最终接头的毫米级精准对接下,确保了隧道的无缝连接与 waterproof性能。
工程推进的背后,党组织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项目建设期党委秉承"共驻共建、信息共享、要事共商、活动共组"原则,将60多家参建单位凝聚成合力,在全线设立30个临时党支部,450余名党员成为建设骨干。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杨阳表示:"重大工程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在党建引领下,数万名建设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将党建工作要求纳入施工合同,并将其作为信用评价的重要指标,有效提升了参建单位的责任意识和履约能力。"
2018年4月,广船国际深中通道GK01标项目部成立临时党支部。技术专家邓凯回忆:"为确保每30天出厂一节165米长的沉管钢壳,我们需要焊接1万吨钢板和超过280公里焊缝。特别是海底隧道最终接头的推拉结构精度要求极高,达到了毫米级别。"
面对多项技术难题,邓凯带领团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和党建责任区,并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激发了技术创新的热情。他们反复试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经过9个月的不懈努力,最终接头钢壳成功研制。2023年6月11日,最后一节沉管和最终接头精准安装完成,长达6845米的海底隧道实现全面贯通。
从基槽施工到钢壳制造,再到沉管预制、浮运安装,深中通道实现了对世界沉管隧道建造工艺的整体突破。这一高质量建设过程充分体现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通过全员工参与、全链条管理、全方位创新,深中通道项目成为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标杆工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