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股权转让延伸至创业板
近日,创业板迎来了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询价转让交易方式正式落地。这一源自科创板的创新机制,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如今首次在创业板得到推广实施。
作为创业板首家采用询价转让的企业,安培龙的案例引发了广泛关注。公司第二大股东长盈粤富投资有限公司计划通过华泰联合证券平台,以询价方式转让其所持9.67%股份中的1%。这一创新的减持方式,体现了股东方对市场影响的高度重视。
据了解,询价转让机制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市场化定价和风险分散机制。通过引入多家机构投资者参与定价,不仅提高了股份转让的效率,还有效降低了对二级市场价格的冲击。受让方需具备相应的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市场稳定。
自2023年8月深交所发布相关指引以来,询价转让机制经历了近一年的制度建设和完善。截至今年5月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6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东询价和配售方式转让股份》正式生效。
事实上,这一创新机制最早在科创板试验成功。自2020年7月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实施细则》以来,已有近300家科创板公司采用了这一方式,累计成交金额接近5000亿元。
以中微公司为例,作为最早试水的企业之一,其通过询价转让机制成功实现了股东减持与市场稳定的双赢。统计显示,在其披露首单询价转让计划后,公司股价在短期内实现了显著增长,而同期其他采用传统减持方式的公司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股价波动。
专家指出,询价转让机制的创新意义在于其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了资源配置,同时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尽管这一机制仍可能存在市场波动等风险因素,但总体而言,它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和制度创新能力的提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